被引频次排行 100

1、 渤海湾盆地新生代构造演化   被引用次数(29)
漆家福,张一伟,陆克政,杨桥 1995年第0卷, 第Z1期:~
2、 稠油注CO_2的方式及其驱油效果的室内实验   被引用次数(28)
杨胜来,李新民,郎兆新,张丽华,潘道兰,靳丽霞 2001年第25卷, 第2期:~
3、 辫状河储层构型分析   被引用次数(25)
刘钰铭,侯加根,王连敏,薛建军,刘显贺,付晓亮 2009年第33卷, 第1期:~
4、 压裂水平井产能研究   被引用次数(23)
郎兆新,张丽华,程林松 1994年第0卷, 第2期:~
5、 聚合物驱后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   被引用次数(23)
赵福麟,王业飞,戴彩丽,任熵,焦翠 2006年第30卷, 第1期:86~89,101
6、 二氧化硅膜材料制备方案的优化   被引用次数(22)
史乃立,武学芹,吕仁庆,黄东永 1999年第23卷, 第4期:~
7、 水介质的化学性质和流动方式对深部碎屑岩储层成岩作用的影响   被引用次数(19)
袁静,赵澄林 2000年第24卷, 第1期:~
8、 注空气泡沫低温氧化工艺提高采收率试验   被引用次数(18)
于洪敏,任韶然,左景栾,王瑞和,林伟民 2009年第33卷, 第2期:~
9、 完全匹配层吸收边界条件的研究   被引用次数(17)
王永刚,邢文军,谢万学,朱兆林 2007年第31卷, 第1期:19~24
10、 济阳坳陷中新生代古地温分析   被引用次数(17)
杨绪充 1988年第0卷, 第3期:~
11、 柴达木地区晚古生代沉积构造演化   被引用次数(16)
杨超,陈清华,王冠民,庞小军,马婷婷 2010年第34卷, 第5期:~
12、 底水驱油藏水平井锥进的油藏工程研究   被引用次数(14)
程林松,郎兆新,张丽华 1994年第0卷, 第4期:~
13、 钢粒冲击岩石破岩效果数值分析   被引用次数(14)
徐依吉,赵红香,孙伟良,任建华,钱红彬 2009年第33卷, 第5期:~
14、 井间示踪剂监测技术在油藏非均质性描述中的应用   被引用次数(14)
陈月明,姜汉桥,李淑霞 1994年第0卷, 第Z1期:~
15、 世界钻井技术新进展及发展趋势分析   被引用次数(14)
沈忠厚,黄洪春,高德利 2009年第33卷, 第4期:~
16、 基于三维储层构型模型的油藏数值模拟及剩余油分布模式   被引用次数(14)
岳大力,吴胜和,程会明,杨渔 2008年第32卷, 第2期:21~27
17、 华北下奥陶统岩相古地理新探   被引用次数(13)
冯增昭 1977年第0卷, 第3期:~
18、 交联聚合物微球分散体系封堵性能   被引用次数(13)
韩秀贞,李明远,郭继香,林梅钦,吴肇亮 2008年第32卷, 第4期:~
19、 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方法及数值模拟研究评述   被引用次数(13)
李淑霞,陈月明,杜庆军 2006年第30卷, 第3期:146~150
20、 注空气过程轻质原油低温氧化动力学   被引用次数(12)
侯胜明,刘印华,于洪敏,牛保伦,任韶然 2011年第35卷, 第1期:169~173
21、 两段提升管催化裂解多产丙烯研究   被引用次数(12)
李春义,袁起民,陈小博,杨朝合,山红红,张建芳 2007年第31卷, 第1期:118~121
22、 高含硫天然气集输管道泄漏扩散数值模拟   被引用次数(12)
于洪喜,李振林,张建,张永学 2008年第32卷, 第2期:119~123
23、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新生代断裂系统形成机制   被引用次数(11)
周天伟,周建勋,董月霞,王旭东,常洪卫 2009年第33卷, 第1期:~
24、 歧南凹陷地震沉积学研究   被引用次数(11)
董艳蕾,朱筱敏,曾洪流,边树涛,刘长利,成克男,徐新宇 2008年第32卷, 第4期:~
25、 深水钻井导管喷射下入深度确定方法   被引用次数(11)
苏堪华,管志川,苏义脑 2008年第32卷, 第4期:~
26、 稠油油藏不同热采开发方式经济技术界限   被引用次数(11)
侯健,高达,孙建芳,吴光焕,刘业俊,宫汝祥 2009年第33卷, 第6期:~
27、 超临界二氧化碳射流破岩试验   被引用次数(11)
杜玉昆,王瑞和,倪红坚,霍洪俊,黄志远,岳伟民,赵焕省,赵博 2012年第36卷, 第4期:93~96
28、 随钻测井钻柱声波的频谱特性   被引用次数(11)
车小花,乔文孝,李俊,鞠晓东,王春艳 2008年第32卷, 第6期:~
29、 小波变换和沃尔什变换在测井曲线分层中的联合应用   被引用次数(11)
史清江,王延江,孙正义,杨培杰 2006年第30卷, 第2期:138~142
30、 PDC切削齿破岩受力的试验研究   被引用次数(10)
马清明,王瑞和 2006年第30卷, 第2期:45~47,58
31、 可视化微观孔隙模型中气水两相渗流机理   被引用次数(10)
李登伟,张烈辉,周克明,郭了萍 2008年第32卷, 第3期:80~83
32、 深水固井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用次数(10)
王瑞和,王成文,步玉环,程荣超 2008年第32卷, 第1期:77~81
33、 惠民凹陷中央隆起带西部下第三系沙河街组三段上部的风暴重力流沉积   被引用次数(10)
杨剑萍 2000年第24卷, 第1期:~
34、 自升式平台齿轮齿条强度有限元分析   被引用次数(10)
曹宇光,张卿,张士华 2010年第34卷, 第6期:~
35、 蜗壳式旋风分离器内流场的特点   被引用次数(10)
姬忠礼,时铭显 1992年第0卷, 第1期:~
36、 储层建模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用次数(10)
胡向阳,熊琦华,吴胜和 2001年第25卷, 第1期:~
37、 超稠油直井-水平井组合蒸汽辅助重力泄油物理和数值模拟   被引用次数(10)
杨立强,陈月明,王宏远,田利 2007年第31卷, 第4期:64~69
38、 考虑空化效应的螺旋槽液膜密封特性数值研究   被引用次数(10)
郝木明,庄媛,章大海,任宝杰,李振涛,杨丹丹 2015年第0卷, 第3期:132~137
39、 储层非均质性定量研究的新方法   被引用次数(10)
杨少春 2000年第24卷, 第1期:~
40、 页岩气储层水力裂缝转向扩展机制   被引用次数(10)
陈勉 2013年第37卷, 第5期:88~94
41、 波动地质学研究中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被引用次数(9)
刘国臣,李京昌,金之钧,李建忠 1994年第0卷, 第6期:~
42、 准噶尔晚石炭世—二叠纪前陆盆地的演化   被引用次数(9)
陈书平,张一伟,汤良杰 2001年第25卷, 第5期:~
43、 特殊螺纹接头密封结构比对分析   被引用次数(9)
王建东,冯耀荣,林凯,秦长毅,宋延鹏 2010年第34卷, 第5期:~
44、 板桥和歧北凹陷沙河街组深层碎屑岩储层物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用次数(9)
陈纯芳,赵澄林,李会军 2002年第26卷, 第1期:~
45、 大位移钻井全井段岩屑动态运移规律   被引用次数(9)
郭晓乐,汪志明,龙芝辉 2011年第35卷, 第1期:72~76
46、 济阳坳陷中生代负反转构造发育特征   被引用次数(9)
侯旭波,吴智平,李伟 2010年第34卷, 第1期:~
47、 低渗透油藏油井产能预测新方法   被引用次数(9)
何岩峰,吴晓东,韩增军,赵军,张立会 2007年第31卷, 第5期:69~73
48、 咸化湖盆优质烃源岩的形成与分布   被引用次数(9)
金强,朱光有,王娟 2008年第32卷, 第4期:~
49、 高凝油油藏冷伤害机制   被引用次数(9)
姚凯,姜汉桥,党龙梅,吴妍 2009年第33卷, 第3期:~
50、 油气组分及同位素组成特征在莺琼盆地油气二次运移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用次数(9)
陈践发,沈平,黄保家,张启明 2000年第24卷, 第4期:~
51、 东营凹陷油气充注历史的流体包裹体分析   被引用次数(9)
邱楠生,金之钧,胡文喧 2000年第24卷, 第4期:~
52、 CO2在超稠油中的溶解特性实验   被引用次数(9)
李兆敏,陶磊,张凯,任韶然,张继国,李吉慧,赵洪涛 2008年第32卷, 第5期:~
53、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新近系沙湾组沉积特征   被引用次数(9)
杨少春,孟祥梅,陈宁宁,张世奇,向奎 2011年第35卷, 第2期:20~24,38
54、 东营凹陷古近系膏盐岩成因模式及其与油气藏的关系   被引用次数(9)
徐磊,操应长,王艳忠,黄龙 2008年第32卷, 第3期:30~36
55、 新型水平井不动管柱封隔器分段压裂技术   被引用次数(9)
柴国兴,刘松,王慧莉,李继志 2010年第34卷, 第4期:~
56、 基于电位法和酸碱度法的醇胺溶液吸收二氧化碳   被引用次数(9)
杨向平,陆诗建,高仲峰,李清方,张建 2010年第34卷, 第2期:~
57、 博兴洼陷沙四上亚段滩坝砂岩成岩作用及其与储层质量的关系   被引用次数(8)
司学强,张金亮,杨子成 2008年第32卷, 第2期:6~11
58、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   被引用次数(8)
梅玲,张枝焕,王旭东,杨永才,刘洛夫,赵彦德 2008年第32卷, 第6期:~
59、 东营凹陷南坡沙四上亚段滩坝砂体的沉积特征及模式   被引用次数(8)
操应长,王健,刘惠民,贾光华,万念明 2009年第33卷, 第6期:~
60、 储层构造裂缝数值模拟技术   被引用次数(8)
文世鹏,李德同 1996年第0卷, 第5期:~
61、 泥页岩井壁坍塌周期分析   被引用次数(8)
程远方,张锋,王京印,沈海超,赵益忠 2007年第31卷, 第1期:63~66,71
62、 声波在钻柱中的传播特性   被引用次数(8)
赵国山,管志川,刘永旺 2010年第34卷, 第1期:~
63、 斜井岩屑运移临界环空流速力学模型   被引用次数(8)
宋洵成,管志川,陈绍维 2009年第33卷, 第1期:~
64、 双水平井导向钻井磁测距计算方法   被引用次数(8)
刁斌斌,高德利,吴志永 2011年第0卷, 第6期:71~75
65、 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网络模型   被引用次数(8)
郑松青,李阳,张宏方 2010年第34卷, 第3期:~
66、 陆相断陷湖盆层序地层单元的划分及界面识别标志   被引用次数(8)
操应长,姜在兴,王留奇,钱峥,罗东明 1996年第0卷, 第4期:~
67、 济源盆地三叠系与侏罗系界线地层沉积相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用次数(8)
吴智平,马在平,周瑶琪 2002年第26卷, 第3期:~
68、 大庆土壤中石油类污染物迁移模拟   被引用次数(8)
刘晓艳,史鹏飞,孙德智,戴春雷,王平利,李英丽 2006年第30卷, 第2期:120~124
69、 多裂缝储层水力裂缝扩展机理试验   被引用次数(8)
周健,陈勉,金衍,张广清 2008年第32卷, 第4期:~
70、 大斜度井砾石充填机理   被引用次数(8)
董长银,贾碧霞,张迎春,武龙,邓珊 2008年第32卷, 第5期:~
71、 基于小波变换基准面恢复的砂砾岩期次划分与对比   被引用次数(8)
鲜本忠,王永诗 2008年第32卷, 第6期:~
72、 碳酸盐岩储层加砂酸压支撑裂缝短期导流能力试验   被引用次数(8)
姜浒,陈勉,张广清,金衍,张福祥,柳汉明 2009年第33卷, 第4期:~
73、 抽油井计算机诊断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用次数(8)
张琪,吴晓东 1984年第0卷, 第2期:~
74、 构造裂缝多参数定量计算模型   被引用次数(8)
季宗镇,戴俊生,汪必峰,刘洪柯 2010年第34卷, 第1期:~
75、 东营凹陷古近系深部碎屑岩有效储层物性下限的确定   被引用次数(8)
王艳忠,操应长,宋国奇,隋风贵 2009年第33卷, 第4期:~
76、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古近系烃源岩有机相特征   被引用次数(8)
赵彦德,刘洛夫,王旭东,艾天杰,张枝焕,梅玲,李燕 2009年第33卷, 第5期:~
77、 地流体、封隔体和含油气系统与油气运移的关系   被引用次数(8)
李明诚,孙大明 2000年第24卷, 第4期:~
78、 低速非线性流动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用次数(8)
徐绍良,岳湘安 2007年第31卷, 第5期:60~63
79、 川西新场气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致密砂岩优质储层控制因素   被引用次数(8)
赵艳,吴胜和,徐樟有,温立峰 2010年第34卷, 第4期:~
80、 一种测定低渗油藏启动压力的新方法   被引用次数(7)
李爱芬,张少辉,刘敏,王伟刚,张磊 2008年第32卷, 第1期:68~71
81、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侏罗系沉积特征研究   被引用次数(7)
纪友亮,冷胜荣,陈丽华 1995年第0卷, 第6期:~
82、 一种基于熵权多目标决策和人工神经网络的炼油企业绩效评价方法   被引用次数(7)
宋杰鲲,张在旭,张晓慧 2006年第30卷, 第1期:146~149,156
83、 湖底扇相模式及其在油气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用次数(7)
赵澂林,刘孟慧 1984年第0卷, 第4期:~
84、 油井选择性堵水   被引用次数(7)
赵福麟 2010年第34卷, 第1期:~
85、 垂直井筒携砂规律研究   被引用次数(7)
李明忠,王卫阳,何岩峰,袁谋 2000年第24卷, 第2期:~
86、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延长组碎屑岩储层低渗特征及含油性主控因素   被引用次数(7)
高剑波,庞雄奇,王志欣,姜振学,丁保来,席胜利 2007年第31卷, 第1期:5~12,18
87、 低渗透油藏压裂水平井产能计算新方法   被引用次数(7)
李廷礼,李春兰,吴英,徐燕东 2006年第30卷, 第2期:48~52
88、 叶片圆盘泵固液两相流动规律数值模拟   被引用次数(7)
周昌静,陈国明,徐长航 2010年第34卷, 第5期:~
89、 调剖堵水的潜力、限度和发展趋势   被引用次数(7)
赵福麟,张贵才,周洪涛,李宜坤,赵普春 1999年第23卷, 第1期:~
90、 塔河油田古岩溶储集体三维建模   被引用次数(7)
刘钰铭,侯加根,胡向阳,马晓强,赵彬,齐得山 2012年第36卷, 第2期:34~38,44
91、 CO2对原油的抽提及其对原油黏度的影响   被引用次数(7)
杨胜来,杭达震,孙蓉,吕文峰,武明,邓惠 2009年第33卷, 第4期:~
92、 碳酸盐岩古岩溶储层预测的难点与对策   被引用次数(7)
吴欣松,魏建新,昌建波,韩剑发 2009年第33卷, 第6期:~
93、 抽油机井系统动态实时分析模型   被引用次数(7)
冯国强,谢雄,韩岐清,周文胜,张津红,赵鹏 2010年第34卷, 第4期:~
94、 水力喷射压裂孔道内部增压机制   被引用次数(7)
曲海,李根生,黄中伟,田守增 2010年第34卷, 第5期:~
95、 小波变换方法在地震资料去噪和提高分辨率中的应用   被引用次数(7)
张军华,陆基孟 1997年第0卷, 第1期:~
96、 高产纯气井井口压力动态异常机理分析   被引用次数(7)
冉新权,陈钦雷,李仕伦 1995年第0卷, 第Z1期:~
97、 碱性硅酸凝胶堵水剂   被引用次数(7)
赵福麟,陈东,臧金福 1988年第0卷, 第Z1期:~
98、 深水采油树下放过程钻柱力学分析   被引用次数(7)
林秀娟,肖文生,王鸿雁 2011年第35卷, 第5期:125~129
99、 点坝内部侧积层倾角控制因素分析及识别方法   被引用次数(7)
周银邦,吴胜和,岳大力,杜庆龙,钟欣欣,刘志鹏,刘江丽,白振强 2009年第33卷, 第2期:~
100、 精密控制机械震源特征及信号检测方法   被引用次数(7)
杨微,王宝善,葛洪魁,宋丽莉,袁松湧,李鸽翼 2013年第0卷, 第1期:50~55,69
版权所有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 Copyright©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地址: 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号中国石油大学期刊社 邮编:266580 电话:0532-86983553 E-mail: journal@upc.edu.cn
本系统由: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